
联合利华公司
联合利华公司,即联合利华集团,是由荷兰Margarine Uni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国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于 1929年合併而成。总部设于荷兰鹿特丹和英国伦敦,分别负责食品及洗涤用品事业的经营。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联合利华公司位列153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排名第40。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联合利华公司
- 外文名称:Unilever
- 总部地点:英国伦敦
- 成立时间:1929年
- 经营範围:食品及洗剂用品
- 公司类型:上市公司
- 年营业额:590.93亿美元(2015年)
- 员工数:171,000人(2015年)
- 国际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147位(2016年)
- 官网:http://www.unilever.com/
公司简介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联合利华的前身利华兄弟公司在上海投资开设的中国肥皂有限公司生产的“力士”香皂、“伞”牌肥皂等产品因品质优良成为中国市场的畅销产品。1986年联合利华重返上海,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利华有限公司继续生产“力士”香皂。限于当时的生活水平,使用“力士”香皂被年轻人视作“开放”、“时尚”的象徵。至今“力士”是中国销量第一的香皂。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自1987年12月正式投产以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种年年增加,经济效益日益提高。产品品种从初期单一的力士香皂2种规格发展到1996年的四大类72种规格。地址为上海市杨树浦路2310号。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着名的日化产品企业,连续六年被评为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并荣获94年度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称号。1995至1996年度被列入全国500家最大外商投资工业企业行列。自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九年,联合利华在中国已投资八亿美元,创立了十四家合资企业,引进一百多项先进的专利技术。旁氏、力士、夏士莲、奥妙、中华、立顿黄牌、和路雪等十三个品牌分属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冰淇淋、食品等三个系列的产品,使得在中国贴有联合利华标籤的产品种类已经可供开设一家很像样的商店,并且联繫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合利华在全球有400多个品牌,其中大部分是收购来并推广到世界各地,比如,旁氏原是一个美国品牌,联合利华将其买下并发展为一个护肤品名牌,推广到中国;而“夏士莲”原是在东南亚推广的一个英国牌子,联合利华也将其引入中国。“成为本地化的跨国公司”是联合利华的全球经营宗旨和长期以来的传统。这些年来,联合利华不仅将众多国际品牌带进中国市场;同时大力培植中国本地的品牌。在上海收购了一个食品类名牌“老蔡酱油”之后,1999年又有两次引人注目的收购行动:一是收购北京食品名牌“京华茶叶”,二是利用旗下占有世界15%市场份额的冰激凌品牌“和路雪”收购另一上海冰激凌名牌“蔓登琳”。
公司历史
1929年,英国Lever公司与荷兰Margarine Unie公司签订协定,组建Unilever (联合利华) 公司。经过80年的发展,联合利华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3,000名雇员。2009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约398亿欧元。我们的14个品类的400个品牌畅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冰淇淋、茶饮料、人造奶油和调味品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洗涤、洁肤和护髮产品生产商之一。每天有1.6亿多人次在世界各地选购联合利华的产品。我们的品牌受到各地消费者的信赖,家乐、立顿,、奥妙、力士、多芬、舒耐、和路雪冰激凌等都已经成长为销售额超过10亿欧元品牌。我们的产品使您心情愉悦、神采焕发、享受更加完美的生活,让您的生活更具活力。联合利华2009年在前沿研发领域投资近8.91亿欧元。设立于英国、荷兰、美国、印度和中国的全球六大研发中心,正在不断地探索革新产品的新技术和新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物超所值的品牌和产品。作为世界最大的广告主之一,联合利华每年的全球广告行销总支出超过50亿欧元。
主要产品
联合利华是世界上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主要企业之一。以下是联合利华的两大领域:食品和家用、个人护理产品的近况介绍。食品类
2000年购入的bestfood百仕福使联合利华在调味品界处于领先地位。现在,家乐是联合利华最大的食品品牌,它遍及100多个国家,销售额达到23亿欧元,产品涵盖汤类,肉羹类,调味酱,麵条和现成膳食。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及北美的人造黄油和涂抹酱市场,联合利华处于领先地位。比如,联合利华有荷兰的Becel(品牌),英国的Flora(品牌)。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追求,联合利华特别推出了含有降低胆固醇的成分的涂抹酱。在橄榄油市场,联合利华的地位仍是举足轻重,最重要的品牌莫过于Bertolli。为了吸引地中海口味的消费者,联合利华特别推出了Bertolli意大利麵酱和调味料。联合利华是全球主要的冰激凌生产商,我们的品牌有:欧洲的Algida和Wall's (在中国叫“和路雪”),美国的中高端品牌Ben & Jerry's。我们不断创新,发展出冰淇淋的迷你新包装。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茶包生产商,品牌有立顿和Brooke Bond。

日化类
在全世界大多数地方,联合利华都是家用洗涤和个人护理用品市场的主导者。包括comfort金纺、omo奥妙,cif等在内的联合利华许多的家用护理产品都是市场上的领头羊。在个人护理用品领域,联合利华的洁肤产品,除臭剂和抗汗剂在国际市场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联合利华全球个人护理用品的主要品牌有dove多芬,lux力士,ponds旁氏,clear清扬,Axe(中国大陆地区LYNX) ,舒耐Rexona,Sunsilk(夏士莲中国大陆地区英文为hazeline)通用商标Vanseline凡士林也是联合利华旗下品牌。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七十。该企业在2009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121。2011年最新联合利华品牌:男士个人护理品牌Lynx凌仕效应,家庭洗涤品牌Cif 晶杰。联合利华品牌标誌奥妙
新logo由25种图案构成,分别代表一种活力和产品品牌。人才培养
“如果英国没有,我们就去荷兰找,如果荷兰没有,我们就去……”如果联合利华某个新开发的市场里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而当地又不能马上找到合适的人才,那幺联合利华会在其周围的若干个已开发的市场里物色。联合利华多年来创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系统,让高管们此时泰然自若。在88个国家建立了300个运营机构,旗下有1000多个非常成功的品牌,并在150多个国家里销售自己的产品,联合利华的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熟悉。但如果你认为联合利华仅仅是一家优质产品製造商的话,则显得过于简单和表面化了。“我们并不以产品的质量赢得竞争,而是以人的素质赢得竞争。在所有企业争相国际化的环境里,要想成功就必须依靠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的产品只是高素质人才的必然结果。” 联合利华大中华区总裁薄睿凯(Frank Braeken)说,“对于联合利华来说,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条件是国际化,我们在全世界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联合利华。然而,在留住人才和继任培养方面,联合利华是世界上做得更好的一个公司。” 与联合利华对国际化竞争做好充分的準备相比,目前更多的公司却因缺乏全球视野、多元文化管理人才而面临失去竞争力的威胁。高流动率、高培训成本、停滞的市场份额、失败的合资公司和併购,以及高机会成本,这些都是全球化管理层选拔不力所不可避免的后果。极限式培养
在联合利华拥有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中,最独特的一点,也是使联合利华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点是,它提出并实施了“国际化”人才发展的主题目标。伦敦商学院教授John A. Quelch和Helen Bloom研究指出,联合利华公司长久以来就树立了人力资源的高度重要性,并且在所有地区和国家市场都建立了一个专注于发展内部人才和未来热门领导人的组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联合利华300位高层管理者中95%完全是内部培养的。通过工作内容以及外派任务将国际化视野和理念灌输给经理人们。从1989年开始,联合利化就将其75%的管理职位贯之以与“国际”名称,并倍增了外派经理人的数量。“人才发展必须是国际化视野的,这样才能有更高能力,比如全球视野的决策能力。”薄睿凯说,“当然,这是一种极限式的培养和发展方式,有一定的风险性。以我为例,我被派往8个国家从事不同的工作,有时我对被指派的工作一无所知。这就好像把一个人扔进深水中,能够游出来的人一定是非常好的游泳健将,当然也会有一些人被‘淹死’。不过在联合利华,企业会帮助被‘扔进水里的人’不被淹没。”联合利华现在通过培训课程帮助经理人们获得国际化的视野。其发展规划体系包括教育训练计画(由初、中、高三个阶段课程组成。内容侧重于商业认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方面的提升),以及国内轮调计画、海外轮调或参与跨国项目计画、教练支持和绩效考评。“对于每一位员工来说都应有发展的机会,但我们还应该做到的是,儘早发现高潜质的经理人。联合利华每年要确定20%最有潜力的经理人进行强化培养。给他们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机会。”薄睿凯说。John A. Quelch和Helen Bloom已经发现,在联合利华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国际化职业发展培养开始在比以前更年轻的经理人中实施。现任联合利华中国区财务总监吴莉敏2000年5月调到新加坡。当时她刚刚毕业四年。在新加坡吴的工作是内部审计,包括亚太区的国家去做风险、内部控制相关的审计。2002年年初回到中国,调任食品业务集团商务经理,后升至商务总监。“我们这幺做是因为更年轻的经理人比他们的前几代同事更加国际化导向,比如他们掌握的语言、旅行的经历等等。联合利华需要这些人,而且他们也想为一个能够早期就提供国外工作任务的组织工作。”前联合利华薪酬及行业关係经理解释说。HR资料库
联合利华已经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开展了一个广泛的人才库系统。John A. Quelch和 Helen Bloom介绍说,联合利华有五级“人才库”,贯穿了从单个公司(如美国Good Humor Breyers冰淇淋公司和英国的Walls冰淇淋公司)到海外分公司(如联合利华美国公司和联合利华英国地产有限公司),直到全球公司总部的各个层级。所有这些工作的完成,首要的前提是建立全球化的HR资料库,无论是由企业自身还是专业机构来建立,企业都应该从职位描述和一系列的人员档案开始,档案中提问的问题涉及经理人的课外活动、主要文化关係、语言技能、去过的国家、兴趣爱好。儘管一些跨国公司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已经在全世界範围内建立了资料库,但他们仍然倾向于集中在组织的高层职位,而忽略了各个国家的中层经理人和高潜质明星的出现。 John A. Quelch和 Helen Bloom认为,全球化HR政策的主要工具仍然是一个全球化的资料库,这不仅仅是因为跨国公司现在有多得多的战略职位分布在全球各地,而且跨国公司必须对多得多的经理人的职业发展进行监控。多数跨国公司现在在其主要原材料供应链的全球化方面做得很好,除了人力资源方面。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供小于求。要具备赢得成功的多元文化技能和视野,企业不得不在招聘、培训和保留各地市场经理人方面开展必要的项目。别让人才被直接上级所“绑定”。“我们非常强调将人才派往各地而实现他们的国际化,因为我们的人才发展管理必须要获得国际化的历练,这是人才培养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样做的条件是,我们必须保证世界各地的所有联合利华组织都能共同协作。”薄睿凯说。从第一天,接受培训的新任管理者就被赋予个人发展目标。那些表现出上升潜力的人很快就被指定在“发展”名单中。他们在人才库里的晋升之路——公司、国家、业务组和/或地区、全球、高管委员会,不仅仅由他们的直接上级、还由之上三级的管理者加以引导。“我们想对这些人提出更大的要求,我们不想让他们的直接上级‘绑定’他们。”前联合利华薪酬及行业关係经理说。被外派的人才会与公司的某个部门保持联繫,这一部门对他或她的事业负有责任。这个部门必须将经理人包括在其年度业绩评估和职业规划体系中,并且包括在部门及其主管的业绩考核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连续性,使经理人不至于因外派而中断了培养和发展计画。“如果企业要把握全球化的挑战,并转向知识经济,就必须开发实践‘人是他们最有价值的资源’的理念。”吴莉敏说,“全球化HR项目的目的是保证,一个跨国企业拥有合适的人才,管理灵活性和多文化组合,以实现所有运营部门的有效管理,并把握增长机会,而且其经理人融入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知识共享网路中。”发展战略
集中化战略在联合利华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是企业集中化,1999年,把14个独立的合资企业合併为4个由联合利华控股的公司,使经营成本下降了20%,外籍管理人员减少了3/4;二是产品集中化,果断退出非主营业务,专攻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食品及饮料和冰淇淋等三大优势系列,取得了重大成功;三是品牌集中化,虽然拥有2000多个品牌,但在中国推广不到20个,都是一线品牌;四是厂址集中化,今年5至8月,通过调整、合併,减少了3个生产地址,节约了30%的运行费用。中国发展
发展简介
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80年前,利华兄弟在中国上海黄浦江畔建立了中国肥皂有限公司。1986年,联合利华重返中国,始终把成为中国化的跨国公司作为其努力的目标,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
主要业务
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有:中华、夏士莲、力士、旁氏、多芬、凡士林,奥妙和金纺; 食品,联合利华食品(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利华独资企业,主要品牌包括家乐和立顿。生产家乐牌鸡精、鸡粉、速食汤料、色拉酱、花生酱、立顿红茶、绿茶,茉莉花茶等;冰淇淋,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利华独资企业,生产梦龙、百乐宝、可爱多等和路雪冰淇淋。经过多年的大力培植,这些品牌都已家喻户晓,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牌,年纳税6亿元人民币左右。投资项目
为实现公司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承诺,联合利华投资1亿6千6百万人民币,于2000年2月在上海成立了其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着重产品配方的研究,并注重将中国传统科学所倡导的天然成分引入联合利华的产品中,以使联合利华的产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2002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联合利华在上海成立了全球採购中心,依託中国丰富的资源,向联合利华全球出口原料及成品。2003年联合利华在合肥建立了家庭及个人护理产品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成为联合利华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不仅为联合利华中国提供高质量的产 品,更有潜力发展为联合利华全球生产中心。2004年,联合利华决定在上海建立公司总部办公楼,作为中国地区总部。成功的本地化离不开员工的本地化。本地化的优秀员工队伍及管理层更能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据统计,在联合利华,90%的经理级员工是在本地招募并培训的。2011年,联合利华宣布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投资 开办在北方地区的日化生产厂和食品业务分销中心。于8月动工,2012年投产。公益活动
联合利华相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走本地化的道路以加强公司的竞争力外,还必须保持公司与当地社会的交流,关心当地社会的发展:公司在中国资助建立了9所希望国小;开展“联合利华希望之星”项目,为200个边远穷困地区的优秀学生提供4年的大学学费;公司还在复旦大学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从 1996年开始,公司还在全国範围开展“中华”护齿宣传的系列活动。2000年,联合利华中国启动了绿水青山行动。该活动遍及全国十多个地区,旨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开展植树活动。两年以来近60,000人参与了绿水青山行动种植树达5,000,000棵。参与这些活动树立了联合利华在中国的良好形象,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中国收购
联合利华在中国的收购最有名的应该是老字号“京华茶叶”和“中华牙膏”:1999年,联合利华开始收购本土茶叶品牌,并通过“冷冻”被收购品牌的方式为其立顿品牌开路。直至2007年,北京二商集团才从联合利华手中回购了京华茶叶品牌,但在洋老闆手中的9年时间,让京华茶叶丧失了原来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中华牙膏”是联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借来的品牌,借用时间为50年。后来发现自有品牌洁诺的影响力没有中华高,于是投资很多研发和广告在中华牙膏上面。现在的中华牙膏有非常多的单品,可以说是借用联合利华的力量来发展这个国有品牌。